







行前须知
1.所有队员必须进行体检,有:高血压、脉压差小于30mmHg、冠心病、频发性心率不齐、房室传导阻滞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;有慢性病史现活动期、有慢性病史现稳定期但继续参加与项运动时间不满三个月以上者,都不能参加活动。
2.行前一周内患感冒发烧、胸闷憋气、心悸症状连续三天以上者,严重失眠、胃肠道疾病不宜参加活动。
3.行前72小时内有外伤事故者,不宜参加活动。
4.建议赛前进行至少维持一周的徒步强度训练,以便于适应活动强度。
5.提前进行户外徒步鞋的磨合,避免活动时新鞋带来的损伤。
行前训练推荐:
- 赛前需要进行一些适应性训练
- 建议进行为时三周的赛前训练
- 第一周:(背包负重练习加重4-6公斤)
徒步:单次距离8-10km,每公里速度建议11分钟。
跑步:单次距离8km,每公里速度建议8~9分钟。
- 第二周:(阶段性训练)
徒步:单次距离10-15km,每公里速度建议10-11分钟。
跑步:单次距离10-15km,每公里速度建议7~8分钟。
- 第三周(赛前调整)
徒步:单次距离6-8km,个人随意配速(低速)。
跑步:单次距离6-8km,个人随意配速(低速)。
- (着准备参赛服装,提前磨合)
装备物资:
- 上身里面可以穿速干长袖t恤,每次流汗很快就会挥发了。早晚比较凉,这时候换上抓绒冲锋衣。(此外,在晚上可以多备一件轻薄羽绒服用于保暖)另外,要带着手套,特别是早晨温度低防寒,中午防晒,也保护的了手掌对登山杖摩擦。(必需品)
- 下身最好选择速干内裤。外穿速干裤还是非常重要的,一定要备好的就是速干裤。到了晚上比较冷的时候就可以换上软壳裤(必需品)
- 护膝对于平时运动量少的人,可以准备一对护膝。(非必须品)
- 头灯最好准备一个放在包里,晚上能使用上。(必需品)
- 睡袋需要准备5度左右的就可以了,有条件可以带一个枕头。(非必需品、保障标配物资)
- 鞋、速干袜在整个徒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徒步鞋,要透气防水(必需品:一定在赛前磨合一段时间,至少两个星期以上)
- 担心磨脚泡,在鞋里面垫卫生棉,准备大一码的徒步鞋。(必需品)
- 登山杖很多人在徒步过程中最早的时候觉得比较麻烦,但是,使用登山杖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行走的过程中,借助胳膊肘的力量减轻腿部的力量,可以帮我们缓冲一部分的力量,据说是30%。(非必需品)
- 运动眼镜如果说平时用不上,至少也要带着平时的墨镜。强光下一天下来这眼睛会因为干燥不适应。眼睛一旦累了全身都累了,运动眼镜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(非必需品)
- 水袋:1升-1.5升,随身携带身上,随时补充水分。(非必需品)
温馨提示
- 活动因为在高海拔地区,平均海拔3300-4100米左右,注意体能的分配和恢复,如有异常请及时告知我们,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。活动区域最低气温(夜)约零度左右,请选用舒适温标为负10度的羽绒睡袋及防寒衣物。
- 进入少数民族地区,请遵守少数民族风俗;保护环境,垃圾随身带走,禁止在活动区域安放纪念标志和其他物品;保护野生动植物,不得捕杀或毁坏;爱护公共财物,如有损坏,视其受损程度予以赔偿。
- 高海拔的徒步,有一定困难及风险,对参加者的体能、心理、技术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也高。参加者应积极训练、储备体能,有心脏病、高血压等不适合做剧烈运动的人员不能参加,如果隐瞒自己的病情参加本活动出自意外后果自负。
-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。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,树立坚强的自信心,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的身体不适。反之,忧心忡忡、思虑过度,身体稍有不适便产生高原紧张的情绪,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,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,使自愈时间延长。因为人体要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有一点不舒服症状是正常的。
- 刚进入高原,不可暴饮暴食,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,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。不建议队员喝酒,过量吸烟。由于高原空气湿度低,人体更容易脱水,要多食蔬菜和水果以及含有维他命的物质,要大量饮水,保持良好睡眠。
- 初到高原,不可急速行走,更不能跑步,更不能做体力劳动,徒步时一定要口鼻并用大量呼吸,要求最好能用半天时间完全静养休息,第一晚上吃完晚饭要早休息,多睡眠保充体力留给第二天徒步。
- 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。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。高原温差特别大,很容易着凉并感冒,这时要切记,宁可热一点,不可冷一点,多穿衣服。
- 常用的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:红景天、肌肝片、葡萄糖等,可以进山前两天开始服用,路途中也要坚持服用,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高山反应。
- 高反一般表现为:头痛,心慌,气促,食欲减退,倦怠,乏力,恶心,呕吐,腹胀,腹泻,胸闷痛,失眠,眩晕,和麻木抽搐等。体征主要为:心率加快,呼吸加深,血压轻度异常,四肢水肿,嘴唇发紫。行程中若出现以上状况请及时向我们扎西协作队的协作人员报告。